Description
慈山寺以弘揚漢傳佛法為本義,是正信佛教及傳統修持的觀音道場,祈能以境說法,淨化人心。
公眾人士敬請透過慈山寺網上預約系統預約來寺參學。 慈山寺乃秉承釋迦牟尼佛的教化而興辦的一所漢傳佛教寺院。我們相信眾生皆有佛性,能通過聞思修,培養正知正見,斷除煩惱,成就福慧,從而得到真正的安樂。
慈山寺由李嘉誠先生發心興建,捐助全部建設資金及日常行政經費,至2016年,李嘉誠基金會總捐資逾二十億港元。護持正法,利益大眾。
Tell your friends
RECENT FACEBOOK POSTS
facebook.com【平常心是道】 常聽說保持平常心,但平常心是什麼呢? 趙州和尚是唐末禪門的高僧,早年跟隨南泉禪師學習時, 有一天,他問老師:「什麼是道?」 南泉禪師回答:「平常心是道」。 趙州又問:「這個『道』在哪裡呢?是否有目標可以努力追尋?」 南泉回答:「一動了要追求目標的念頭就會產生偏離,是與道相違背的,這樣如何能悟道?」 趙州和尚還是不明白問:「那甚麼事都不做,又怎麼知道甚麼是道呢?」 南泉禪師回答說:「知與不知都不對,如果真正達到了不疑惑之道,便如同到了太虛,豁然開朗,還說什麼是非得失呢?」 趙州禪師因而明白了此中的禪意 —— 在簡單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體悟到生命的真相,不以自己的意旨判斷執著於事物的是與非,以平常心隨緣對待,道就在當中。 平常心,即不起分別、不起波動的心,不執著於是、非、取、捨,以不造作的平常心來待人接物,這就是「道」。 ( 節錄自《慈山誌》第二期 | 智慧人生) #平常心 #慈山寺 #慈山誌 #趙洲和尚 #襌學
【媒體報導】感恩 佛門網 Buddhistdoor早前就慈山青年夏日營2017作出報導。慈山青年夏日營2017 (19-22.07.2017)已順利舉行,吸引超過100位就讀不同宗教背景學校的學生及在職青年參加。 #慈山寺 #慈山青少年夏令營 #慈山之夏 #慈山青年夏日營
【每月茶禪】本寺每月於第二個周六為大眾呈獻由法師、或茶師、司茶人帶領的茶禪/茶席修持活動,旨在鼓勵大眾提升專注力和覺察力,以茶練心。 有關每月之活動詳情,將於該月初在慈山寺網站之茶禪專頁公佈,歡迎各位密切留意,報名參加。 ▲每月茶禪/茶席詳情: 日期:八月第二個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3時30分 地點:大埔慈山寺 語言:粵語 / 普通話 報名及詳情:www.tszshan.org/teameditation #慈山寺 #茶禪 #茶席 #喫茶去
【多欲為苦】你喜歡購物嗎?在購物之前,有沒有先停一停,思想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依然需要該物件?會否因為特價或促銷而買下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你是否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 人類無止盡的貪欲是苦難的源頭。《佛說八大人覺經》提到「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物質的享樂並不能為我們帶來快樂,有時過份追求物質,反而為我們帶來不少煩惱,比如說家中囤積過多雜物。在社會上,過度消費也令地球環境受到破壞,間接令暖化問題日趨嚴重。 生活中用覺悟清淨的心,認清自己的需要,避免被價格主導購買,適量消費,對保育有莫大裨益。 #多欲為苦 #生死疲勞 #佛說八大人覺經 #慈山寺 #佛學關鍵詞 #第二覺知
【盂蘭供佛齋僧法會】藉農曆七月盂蘭報恩普渡之期,慈山寺將於農曆丁酉年七月十三日舉行「盂蘭供佛齋僧法會」, 誠邀大眾以清淨心、恭敬心、虔誠心,供給資養三大傳承僧眾。 日期: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時間: 09:00-11:30 地點: 慈山寺 報名及詳情: www.tszshan.org/gongseng ================================= 《佛說盂蘭盆經》佛曾言:「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盂蘭供僧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 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 #慈山寺 #盂蘭法會 #供佛齋僧
【慈山之夏】慈山青年夏日營2017 (19-22.07.2017) 今年「慈山之夏」夏日營以「用心生活 盛放當下」為主題,吸引超過100位就讀不同宗教背景學校的學生及在職青年參加。 #慈山寺 #慈山青少年夏令營 #慈山之夏 #慈山青年夏日營
刹那是一段很短的時間,一個念頭內就已經有九十個刹那,世界的成住壞空都是剎那間的漸變。 時間是一段長流,難以分割,當吸一口氣的「現在」,刹那之間成了「過去」,「未來」的一口氣又到來,刹那之間變作「現在」。《佛說四十二章經》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人能夠掌握的也只有一刹那。此刻的你,還為「未來」的事而苦惱,為「過去」的事而抱怨嗎? 如果能反觀當下這刹那,心境自然能回復清晰之中。 #一刹那 #慈山寺 #四十二章經 #成住壞空 #佛說四十二章經 #襌修
各位參學人士請注意:由於8號烈風信號現正生效,本寺今日將暫停開放。 今日參學人士均需自行重新預約來寺,敬請留意。 以下所有活動亦將會取消: 1) 生命善友 2) 青年慈心會 3) 義工面談會 4) 義工當值及實習 5) 彌陀念佛共修會 Dear Visitors, Tropical Cyclone Signal No. 8 is now hoisted. Tsz Shan Monastery will be closed today. Please note visitors have to rebook a visit through our booking system.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更新:2017/07/23 09:33)
【慈心放光明】今早,慈山義工團遠征香港仔,協助「香港失明人佛教會」(Hong Kong Buddhist Society for the Blind) 港島區賣旗日籌款! 慈山義工努力付出汗水,得到街坊慷慨支持,照亮失明人的黑暗世界! 香港失明人佛教會 - 7月22日賣旗地點:香港仔、西環、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天后、北角、鰂魚涌、太古、筲箕灣、柴灣及部分港鐵港島線站內。 #慈山寺 #香港失明人佛教會 #慈山義工 #外展服務
【國際佛教協會到訪】適逢國際佛教善女人協會第15屆會議 (15th Sakyadh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日前於香港舉行,來自世界各國包括當中包括來自歐洲、美國、印度、越南、泰國和韓國等地,合共360位女性僧眾一連兩天不辭疲倦到訪慈山寺,在慈山寺幽靜環境中參與襌修活動,體驗香港恬靜古雅的另一面。 #慈山寺 #國際佛教善女人協會 #禪修 #文化交流 #Sakyadhita
我們的心靈本來就像平靜的水,只因為「我執」 把自己和世界分割開來。煩惱如漣漪般不斷湧現,永不止息。 當我們把心安住,不再把心滯留在外物之中, 不刻意追求什麼,不刻意勉強什麼, 不刻意排斥什麼,也不刻意放棄什麼。 則水面平靜,清澈見底, 明白自己身心與世間萬象一樣, 與他人及環境圓融共處。 慈山寺內設有一個圓形水池,名為洛迦池。池裡面的水生生不息,遠望好似一塊鏡子,象徵以般若智慧觀照萬象,以清明心來看待人我。洛迦池周圍的地面以石材鋪為同心圓,一共十二圈,代表十二因緣。心如明鏡臺,仔細凝望洛伽池,彷彿可以看到自己的心。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我們只需用平和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一切,心境不再漣漪不斷,做人也能淡定從容。 參學網址: https://www.tszshan.org/home/new/zh-hk/visit.php #慈山寺 #心靜 #從容 #洛迦池
【觀音成道日】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音成道日,相傳觀音自久遠劫來,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不忍見眾生受苦,故「倒駕慈航」發慈悲心,回來人世協助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一同普渡眾生。 佛教經典《普門品》提到: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悲心廣大,聞聲救苦,有求必應,早已和我們娑婆世界結下善緣,在民間中影響深遠,不論是否佛教徒,遇到危難時都會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而稱名則可以說是最易入手的觀音法門。 來慈山寺參學,一同感受觀音的大願力和慈悲心,在修行路上堅毅地前進。 參學網址: https://www.tszshan.org/home/new/zh-hk/visit.php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慈山寺 #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菩薩 #大悲心 #大願力 #Avalokitesvara #修學
Qui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