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cal Places

武當鎮北殿

新莊區新樹路14-3號, Xinbei, Taiwan
Church/religious organization

Description

ad

供奉武當  玄天上帝,
請示時間 星期六 晚上 八點。

RECENT FACEBOOK POSTS

facebook.com

facebook.com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年終歲未, 謝燈、謝斗、謝太歲、答謝天恩 雲呈五彩、運際三陽、門迎瑞氣、人愛春光 歲還轉於甲子、劫已換乎滄桑、法帚長揮、渡迷津而解厄、玉犁深耨、慶豐歲已盈倉、 四野謳歌、恩波永沐、下民忱悃、信儀火化 用申餞送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道教基本神咒注解及用法(一) 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秘法,也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可見在道教法術中,道教咒語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 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請,祝禳,修煉,鎮伏,洗漱,飲食等等。 我們今天常看到的八大神咒是道士日常功課中用來滌除心中罪孽,衛護心神,請召神明護持,開經演道所用。是學道修道入門必修必會之咒。我等應熟記於心。 八大神咒出自《早晚功課經》,是道教諸多門派廣泛普遍遵行的幾種常用咒語。今以淺顯的語言來釋義,希望能更好的使道教咒語廣被人知。 神咒,指與天神溝通的語言,有神通法力的秘語。《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曰:“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日神咒。”道教認為咒乃天神所頒,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早期道經《太平經》雲:“天上有常神聖要語,吋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來往也,人眾得之,謂之神咒也。” 道教神咒主要用於祈禳、治病等場合。並要求念誦時,身心潔淨,虔誠、存心誦之而往往靈驗。修煉之人誦之,有助於入靜煉養。 八大神咒,是道教入門的必修之學,應用及廣。舉凡誦經、禳解、臨壇、書符、行法等都需要念這八個咒語,它也是修煉符咒法術的必需程式。 八大神咒是指:淨口神咒、淨身神咒、淨心神咒、淨天地神咒、金光神咒、壇場土地神咒、祝香神咒、元始安鎮神咒這八個咒語。 八大神咒的神符,需要熟練的記著,在念頌神咒的基礎上,要把這個神符存思出來,這一點不同於繪製其他符咒諱令。 至於其八大神咒各符的色澤、大小、配合手訣等細節,每一個皆有不同,經中皆各自詳細講解,並與坊間流行的絕不相同,為道教教內秘傳,例如其中的金光咒、金光符、金光修煉指訣 等。 一、淨心神咒 太上臺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 淨心咒:除雜念,明心智,淨靈台 淨心神咒,關鍵在於祛除雜念,安寧心神,以便轉凡心為道心。因為我們的任何罪業,一切凡夫不能進道的源頭是心,修行雖有萬千方便門,歸於一處,無非修心而已。 淨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為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淨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于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1太上臺星,應變無停 語釋:太上者即為太上老君,在此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為道教三寶之師寶。 三台者即三台星君。唐杜牧有詩雲:“三台星裡拜文星”。應變無停是指大道(太上)無處不在,易處於運動中的狀態,變者變化也。《清靜經》云:“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是也。 2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語釋:大道隨聲感應,無處不在能驅除邪祟,而弘護正道,衛護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擾。 3智慧明淨,心神安寧。 語釋:此言常誦此咒能使人智慧開朗,靈台明淨,摒除雜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寧。不染六塵。 4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語釋:三魂者:《雲笈七簽》云:“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三魂為陽,易上升,故應常守三魂。七魄為:屍拘,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一代丹道大師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說: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七魄為陰神,故其性使人性堅貪嫉,遺精好色,迷失自我,暴斂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魂永固,七魄安然。   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寧靜心神,使心神歸於正道,魂魄安固。從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 “太上”,本意最上。道教“三清道祖”之一,居太清境,名為“太清道德天尊”。 “台星”,卽北斗星之三台星。《太上感應篇》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據經典記載,三台星有六顆,每台二星,上臺司命,中台司功,下臺司録。 道教有”肝藏魂,肺藏魄“之說。人有三魂,上應三台。按《雲笈七簽》:”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生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 “魄有七魄,分別為屍狗、伏先、雀陽、吞賤、非毒、除穢、臭肺。”又按《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眞文天書經》雲:“太玄上宮北帝,常以庚申日,制天民三屍魂神,條人罪狀,上奏帝君。當此日,能修齋奉戒,晝夜思神,則三屍不得上天言人之罪,地司奏人善功,列言帝君,太一歡喜,卽記名左契,長為種民。” “智慧”,卽對事物的認識、判斷和創造發明的能力。按照如上所說,卽道無處不在,無所不在,應變無停,如果可以洞悉世間萬物變化,人如果借助控制三魂和制禦七魄方法,使自己的情欲得到淨化,卽可以使自己心神安寧,守一專心,就能智慧開明,神通恢豁。 來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乾坤正氣,全銅30Kg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facebook.com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慶賀真武大帝萬壽、演淨啟聖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facebook.com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供棗,感謝鄭大隊長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facebook.com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2016開工開市吉課

Photos from 武當鎮北殿's post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道德經》竟然是一部氣功修煉秘笈! 在電視劇裡經常有這樣的場景,武林中為了爭奪一部武功秘笈,刀光劍影,愛恨情仇,不惜生命,演繹出一幕幕驚天動地搶奪大戰,最後把武功秘笈歸為己有,然後就歸隱山林苦練秘笈裡的功夫,若干年後重出江湖,打遍天下無敵手。 說《道德經》是一部武功秘笈,雖然有點誇張嫌疑,但這五千字《道德經》字裡行間卻蘊藏著正宗道家氣功的修煉方法,眾多道家弟子把《道德經》奉為經典,同時也作為修煉氣功的教科書,老子諸多的豐功偉績被後世道家弟子尊稱為“道家始祖”。 《道德經》雖然只有寥寥五千字,但是它卻一直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難懂最玄奧的經典。而正因如此,幾千年來,關於老子和他的道德經就有各種版本和傳說.... 下面摘錄《道德經》開篇第一、二、三章供分享: 第一章 太上老君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妙;常有欲,以觀其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第一章是把修煉氣功的主導思想告訴人們,開首四句說大道根源。 天體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 學人之初,別無他術,惟一心端坐,萬念胥捐,垂簾觀照,心之上,腎之下,,仿佛有個虛無的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歸,任其一往一來,但以神氣兩者凝注中宮為主,不頃刻間,神氣打成一片亦。 於是聽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覺心,久之,恍恍惚惚,入於無何有之鄉焉。,修士于此,當滅動心,莫滅照心,於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動,即太極開基,練功之始基。 道,猶路也,於魚之海水人人之所共由也。 玄,深遠之謂也。 無欲觀妙,有欲觀檄。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故同出而異名。 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眾妙之門,玄關一竅也。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 釋 “ 天",老子謂”天“指人體顛頂,下“指腹底,美善同義, 彼說美說惡,說善說醜,皆為道之害也,夫道究其由? 儒家說隱微,其中有不睹不聞之要... 釋家曰那個,其中有無善無惡之真,.... 道家曰玄關,其中有無思無慮之密, ....大道根源,端本於此。 老君說:凡打坐之始,務將萬緣放下,了無一事介於胸中,雙目垂簾,觀照虛無丹田,凝起神又要調息,調起息仍要凝神,如此久之,神氣並成一團,頃刻間自入於杳冥之地,一呼一吸,一往一來,息息任天然,務令其氣氣歸玄竅,此最吾道家玄機。 第三章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虛其心”是老子氣功的的綱,虛,虛無:心,指意識。 “實其腹”是體位和方法,腹,指腹部。 “弱其志”是虛其心的補充弱,弱化。 “強其骨”是練功的核心,骨,意指核。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十二字是老子氣功的基礎性功法貫穿於修煉的始終。 “ 無知無欲”,是十二字練功心法的要領,太上示人,修功者要內重外輕,必虛心以養神,,實腹以養氣,令神氣打成一片,流行與一身之中,條暢融合,舒綿快樂,而志弱矣。且神靜如嶽,氣行如泉,而骨強矣,常常抱一,刻刻守中,功終成矣!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Quiz

NEAR 武當鎮北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