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浪-昆蟲專業工作室
Description
經營理念:
薄利多銷 朽夠大碗
造福蟲友 多積陰德
昆蟲活體、耗材販售
Tell your friends
RECENT FACEBOOK POSTS
facebook.com養了兩年 果然是一條又直又長的海參 看了心情就很好 非常非常的好 飼育紀錄等全部都出來再一起編輯
各位朋友大家好 又是一個多月沒有更新了 雖然說最近多多少少也是有一些不錯的成績出來,但還沒來得及整理成文章跟大家分享,實在是萬分的抱歉 管理員最近算是考運不錯 近期通過了大型重型機車的駕照考試 (可以騎紅黃牌了!) 也在暑假的時候轉學到中興大學的昆蟲系 所以棲息地就又從嘉義跑到台中來了 有機會的話 希望能逛逛台中的各大蟲店 並多多認識中部的蟲友 來向各位學習請教 好啦,那今天的主題是什麼呢 是我在興大昆蟲系的圖書館發現的一本好書 賴廷奇先生在2001年出版的 「沈醉兜鍬」!!! 而且還是初版,真是難得 書裏頭的圖片豐富,而且還是彩色的 內容詳盡,什麼蟲都有寫 在這裡推薦給大家去做閱讀 不過有趣的是,是我在翻到書的最後一頁時,裏頭竟然夾了一張筆記,是有關於發酵木屑的筆記,寫到了一半 看來是前一位借閱者留下來的,真的是非常的用心 看完這張筆記紙 我就個人的經驗提醒一下 1.一開始練習發酵木屑,不要將添加劑的比例調的太高,容易失敗爛成一團 2.使用垃圾桶這種塑膠容器,若沒有充分的翻堆容易造成發酵程度不均勻 3.借書做完筆記,記得要收好,不然就白費功夫了 以上 如果有回陽明山的工作室,再補幾張照片,可以來開始寫些其他心得了 到時還希望各位能繼續支持本粉絲專頁,謝謝
大家好! 久違的來更新一下 這次的主題就是照片中的傢伙 安達祐實大鍬 馬來西亞產 養了也是將近兩個年頭才出來啊 體型還不錯 大有78,小也沒有低於70mm的 飼養環境 全程都在18-20度的溫控冰箱 使用雲芝菌瓶 說到雲芝菌瓶 前陣子剛好有遇到一些新蟲友 有些觀念蠻特殊的 認為雲芝菌很難用,適合的蟲不多, 甚至是給Docus屬是會死蟲或是養不大的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本人用雲芝菌飼養的鍬形蟲種類非常的廣泛也都有不錯的成績 那為什麼會有人覺得雲芝菌很難用呢? 我想可能是這樣的 雲芝菌降解木屑的速度比起蠔菇菌系來說要來的快 如果沒有溫控或是不穩定、不夠低,會比較容易出水、腐敗 一但出水、腐敗,加上溫度較高,菌瓶中飼養的蟲就很容易因此而「悶到」而長不大甚至死亡 如果把養蟲失敗的原因 都歸咎到耗材上 我想 可能會忽略很多細節還有機會的 當然,部分的蟲種確實不適合用雲芝菌沒錯 但是這不會是安達祐實就是了。
累代,發揮無限潛能! 這是我今天最大的體悟 累代不只是篩選種親再繁殖 蟲本身對於人工飼養的環境以及耗材的適應性 在每一代都會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 飼養者本身也會更熟悉自己所飼養的蟲種 透過增加對他們的了解 加強自己對於時間、溫度的掌控 所以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累代 成績才能夠不斷的向前 3年前我開始養深山扁鍬形蟲 2015年養出第一批,最大52 2016年經過一次累代,最大55 2017年,雖然我所飼養的甲蟲數量不及前兩年 但是只用了一瓶菌瓶 就出簡單養出了一隻56mm的深山扁 野生蟲累了三代之後 原先不容易到達的尺寸也變得容易達成了 如果後面十幾顆蛹還有出現更佳的成績 會再跟各位分享的 三年的時光 終於得到一隻55以上的深山扁了! 目標60mm不曉得還要幾年才能達到... 很抱歉隔了這麼久才更新專頁 總是想要多分享一點自己的經驗 之後有空會再多寫一點的
原本這是本人寫在一個line群組裡的討論文章 有關於[中日大的換菌時間及所需空間] 希望能分享給更多的人 稍做一點文字上的修飾 就更新在粉絲專頁吧 中國大鍬、日本大鍬(Docus hopei ) 沒有像安達或DG等有較大的體型 所以個人認為使用一般廣口菌瓶就足夠了 (雖然最近紀錄有一直向上刷新的趨勢) 一般的菌瓶即便是直接直立放置,就算是8cm的大鍬也算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空間上的問題就不用太費心了 重點果然還是在換瓶的時機啊 時機確實非常的重要呢 因為太晚換呢 菌瓶擺木屑中的營養會被菌給分解完 太早換呢又是一個打擾的動作,而且浪費菌瓶 個人的一點經驗,為食用蠔菇菌種的中國大鍬定立了一個大致換菌瓶時間 各位不妨參考一下 (若使用自壓菌杯、雲芝菌等則不適用) 從產房挖出幼蟲呢,就直接放入菌瓶之中,這時侯L1蟲雖然很脆弱,但中日大幼蟲對於菌瓶的適應性不錯,死亡率不高,可以大膽的放進去不打緊 在溫控環境下,"3個月"後基本上都會到達轉L3後一個月左右的大小 這個時間是關鍵! 在這個時間換菌瓶,可以輕易的篩選出公母蟲和潛力股 另外這個時間點的幼蟲吃的是最多的,馬上換到下一罐菌瓶,也就是第二罐 再來"2個月"後此時一般的母蟲都會做好蛹室了,不用再打擾, 而大型母蟲和普通公蟲此時會進入L3中後段,換入新的菌瓶可以讓他們再吃一會兒外,也能讓他們安心的做蛹室,不必擔心因為菌瓶中的木屑腐化而造成蛹室崩塌的危機 一般而言這裡就結束了....但某部分大型公蟲呢? 大型公蟲在吃完第二罐後仍然是不會滿足的,第三罐新鮮菌瓶給他繼續衝大的機會 不過在此之後也不需要再太頻繁的換菌了 此時他們需要的,是時間和穩定 再讓我們等3個月 3個月後,普通母蟲大概都羽化了,而大型母蟲和普通公蟲大概都在蛹的階段 這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大型公蟲的狀況,如果做蛹室了那也就結束了...如果還沒...那就請繼續以“3個月”為週期做檢查和換瓶的動作吧 當然這些某部分的大型公蟲 真的都是些稀有案例 中國大鍬,個人經驗:第一罐(3個月)-第二罐(2個月)-第三罐(3個月)以此類推 日本大鍬的話,個人認為和中大唯一的不同點就是幼蟲期比中大長一些,不可鬆懈,第三罐也要兩個月之後做更換,將第四罐才當做最後和化蛹用的菌瓶 日本大鍬,個人經驗:第一罐(3個月)-第二罐(2個月)-第三罐(2個月)-第4罐(3個月) 以上,希望自己的一點經驗能幫助到各位同好,之後若有時間會再寫一點東西跟大家做分享
今年最後的一點驚喜~ 明明沒什麼在關心的傢伙們 想不到挖出來 還挺不錯的 與長頸鹿鋸比較起來 別有一番風味 孔夫子鋸
有空閒時間,今天再來繼續講講發酵木屑 先解說一下照片吧! 這是我在2014年飼養出來的斑馬鋸鍬形蟲 普遍都是飼養出短牙型的斑馬鋸 養出長牙型的個體,讓我非常的驚訝與驚喜 也了解到了食材的重要性 2年過去 好像還沒再看過有蟲友貼出長牙型斑馬鋸飼育品的消息 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再交流一下經驗 開始正題吧! 前陣子聽到了某兩位蟲友的談話,是有關於發酵木屑上的一些問題,雖然我自製木屑的經驗也才不到2年,但有些問題我剛剛好有透過實驗去解決,就稍微提一下 在發酵的過程中,常常會有惱人的蠅蟲鑽入產卵,產生大量的蛆蟲,這種蛆蟲雖然說不影響兜鍬幼蟲的成長,但是看了就是不順眼...此外,如果木蚋入侵了正在製作中的木屑,也將會影響到木屑的久放程度 這種雜蟲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沒有大型冷凍櫃能冰土該怎麼辦? 我遇到的發酵木屑者,大多都會將木屑直接放在整理箱中去等待發酵的過程,但整理箱的就算關上蓋子,兩旁的縫隙其實也足以讓雜蟲鑽入,有幾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1.蓋上大型的黑色塑膠袋,直接隔絕木屑與外界的接觸 這個方法方便簡單,但缺點是木屑能與空氣的接觸也減少,需要更頻繁的翻攪才能維持發酵過程的進行 2.存錢買一台冷凍櫃,發酵完全部丟進去冰三天 這個方法迅速且有效,缺點是耗費金錢與空間,直接看下一個辦法 3.將混合好添加劑的木屑,先分別裝入麻布袋中,再放入整理箱等待發酵過程 麻布袋的好處就在於透氣與防蟲,但缺點是容易破損,一旦破損,將影響到防蟲的效果,因此建議套上「數層」的麻布袋,加強防蟲的功能,麻布袋的透氣效果與分別包裝,增加了木屑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也有助於發酵過程的進行 個人是都使用方法三的方式 重複使用麻布袋,達到經濟與環保的功能,個人非常的推薦~ 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結果才發現只講了一個問題... 剩下的之後再講吧!希望能幫助到同樣喜歡自製耗材的同好 如果想繼續了解,請一定要繼續支持 蟲浪 ~ 謝謝 喔對了,附上之前寫的基礎教學連結 新朋友可以先從基本開始了解~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723471581216865.1073741831.1638394649724559&type=1&l=26005d1bfe
快...快擺不下了!!! 好過癮啊~
各位朋友好久不見 管理員因為到外地讀書變得很少更新專頁 還真是不好意思 即便如此,還是能跟大家做經驗分享,有任何問題也請直接私訊本專頁! 今天來分享本人也養不多的一種蟲 紅鹿細身! 這要多虧了朋友的不吝嗇,不然我也沒機會跟大家說說這一隻了 紅鹿細身 WF1 尺寸:81 全程使用發效木屑飼養! 看圖就知道,只用木屑也不只會是雞雞牙!用心照料才是關鍵 要說還有什麼重點的話 就是低溫!低溫!再低溫! 放到冰箱最裡面不要理他就對了! 這麼美麗的長牙能夠在我的蟲室中羽化 真的是非常的令人興奮 未來只要有空也會持續更新 感謝各位的支持
用自製發酵木屑飼養出來的 特別有成就感啊
9月份開始 暫停所有販售業務,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偶爾養點大兜什麼的 也是成就感滿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