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cal Places

東港鎮兄弟(和昇)體育用品社

屏東縣東港鎮中山路2-211號, Pingtung, Taiwan
Outdoor gear/sporting goods

Description

ad

本店現址位於屏東縣東港鎮中山路2-211號,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日09:00~22:00。
歡迎蒞臨本店購物,有關於商品上的疑問請來電洽詢。

RECENT FACEBOOK POSTS

facebook.com

長板少女 hyojoo Ko 高孝周來台灣,甜笑迷人大家直呼已戀愛~~│IT girl

長板美少女~ #快跟隨著高孝周來溜"長滑板"呦~~~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善用「水桶理論」搞定人際關係 S 我們每個人都有副無形的水桶與水杓,當我們舀水到別人桶裡,就能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能讓自己水桶裡的活水高漲,裝滿活水的水桶,則讓人生如同滿溢的「福杯」。 關於情緒有個「水桶理論」,你如果能越早了解,你的人生越能產生許多美好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水桶,桶裡的水不斷增減,端視別人如何對待我們;裝滿水時令人心情愉快,乾涸見底則令人陷入沮喪。 每個人也都有一只無形的杓子,當我們舀水到別人的水桶裡,以言行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也會讓自己的水位高一些;如果用杓子去舀別人的水,以言行損害別人的正面情緒,自己桶裡的水也會減少。 裝滿水的水桶就如同滿溢的福杯,讓人思想正向、充滿活力。水桶裡的每一滴水都會讓人更堅強、更樂觀;空空的水桶則會讓人思想悲觀、精神委靡、意志頹廢。 這也是為什麼被別人舀水是一種痛苦的經驗。所以說,我們每一刻都面臨一個抉擇:我們可以為彼此加水,也可以互相舀水。我們的人際關係、生產力、健康狀況、快樂與否都深受這個選擇影響。 要為自己與別人的生活增添正向情緒,須培養為別人加水的習慣。 但光是知道還不夠。就像很多生活目標一樣,你必須擬定具體實際的計畫將美意變成美事。以下提供五種最能奏效的策略與秘訣。 秘訣1》避免從別人的水桶舀水 就好像儲蓄必須從減輕債務開始,你必須先減少舀水,才能開始把水桶裝滿。 有一位朋友聽了水桶理論後,決定實際測試看看。首先他須努力減少從別人的水桶舀水,他想到養成一個簡單的習慣,就是每次與人互動時,都自問是在為對方加水或從他的水桶舀水。 他告訴我們,剛開始確實不太習慣,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真的很有用。他警覺自己將要說出負面的話,立刻停住或改口說出較正面的話,漸漸讓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感覺較愉快。 請回想你最近與別人的互動,你是否拿別人當取笑的對象?或是觸碰別人的傷口?或是直接指出別人做錯了什麼?如果是的話,下次試著在腦中按下「暫停鍵」。 當你成功地減少舀水的習慣後,不妨鼓勵周遭的人也這樣做。 你的同事或同學是否經常喜歡批評或嘲笑別人?你是否注意到他們會聯合起來,集體舀別人的水?下一次當你看到這種現象時,不要做沉默的旁觀者。告訴對方,不必要的負面言行只會讓問題更惡化。 不過,有些習慣性負面表現的人就是無法改變,不論你如何努力都沒有用。這種人用的是長柄杓子,而且堅持要不停地舀水。 如果你的身體力行無法打動他們,只好盡可能與之保持距離,以保自身身心安康。 當你開始刻意地減少舀水,接下來可以為你的人際互動打分數,藉此追蹤自己的進步情形。 想想看你的整體表現是正面或負面的,然後在你的腦中記下「+」或「-」,必要的話也可以寫下來(www.bucketbook.com有樣本可供讀者參考),並牢記與人互動的 「黃金比例」——維持五比一的正負比例。 ‧秘訣2》盡量凸顯事物的光明面 每一次互動你都有機會凸顯事物的光明面,從而為別人的水桶加水。 一個朋友最近便發現了專注光明面的力量。她原本對自己的婚姻很不滿意,幾個星期來一直想辦法要改變丈夫。她抱怨丈夫很少陪她,丈夫立刻為自己辯護。於是她又提起其他讓她不滿意的地方,希望他能改善,導致兩人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顯然妻子說出對丈夫的失望根本無濟於事,她警悟到這一點,決定嘗試一個實驗:開始注意他的優點和讓她喜歡的地方。這樣做有效嗎?她自己也有點懷疑,但反正試試看也沒什麼損失。幾天後她先生回到家時心情明顯變好,兩人的互動也增加了。然後丈夫的關注與體貼漸漸裝滿她的水桶,正如她採取較正面的態度後也讓丈夫的水桶得到挹注。 但最出乎意料的是她發現自己變得比較快樂了,因為現在她的眼光專注的是正面而不是負面的東西。這也使她在與人互動時表現出正面的態度。幾個星期後,她與丈夫開始將這新發現的能量散播給朋友與同事。 絕不要低估為別人加水的長期影響。正向情緒會創造「人際互動的連鎖效應」,深遠的影響可能是你看不見的,但真真確確在發生。 每當你為一個水桶加水時,都會讓某種能量動起來。所以,當有人為你的水桶加水時,儘管欣然接受,絕不要不加理會,輕忽這個人的好意。你只要說一聲「謝謝」,讓對方知道你很高興獲得稱許或認可,就能反過來為對方的水桶加水,然後你才能與更多人分享這個新得到的能量。 秘訣3》多結交「最好的朋友」 很多小學生對所屬的運動、啦啦隊、合唱團或其他課外社團非常死忠,雖然那些活動可能不是很符合自己的興趣。既然沒有來自父母的壓力,在社團裡的表現又不是很出色,為什麼還能維持死忠?原因可能與有些人對公司不太滿意卻仍一直待下去一樣——因為裡面有他最好的朋友。 仔細想想,多數人會加入並繼續待在一個團體或組織,都是因為最好的朋友的關係。根據我們對優良職場的研究發現,工作上擁有「朋友」、「不錯的朋友」、「親近的朋友」還不是那麼重要,影響最大的是「最好的朋友」。工作上擁有最好的朋友的人比較少受傷害,顧客滿意度與生產力也都比較高。 「最好的朋友」一詞確實有排他的意味,但並不表示你一定只能有一個非常親近的朋友,我們甚至建議你在職場、家庭、社交圈裡同時結交多位最好的朋友。 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大幅提高生命的滿意度。心理學家迪納發現「快樂的人通常都有高品質的社交關係。」反之,孤獨的人較容易有心理上的問題。 文章轉自http://www.wagor.tc.edu.tw/doc/articles/articles.htm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y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 為什麼? 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量。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如何把難聽話說出口 同時更討人喜歡? 0 有些話實在很難說出口,彷彿要有十足「被討厭的勇氣」,才讓人願意吐實。這種情況包含:爭取自己的權益、表達不中聽的反對意見,以及提出大膽的要求。當你必須說出難聽話,要怎麼同時討人喜歡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哥林斯基(Adam Galinsky)提出許多在職場和生活中打滾時,可能遇到的難題。比方說,老闆犯錯時,該糾正他嗎、如何糾正?當你的朋友開了一個冒犯別人的玩笑,該怎麼告訴他不該這麼做?或者是,當另一半給你深深的不安全感,怎麼樣與他溝通最好? 勇敢說出在別人耳裡不中聽的話,實在是門學問。 有時候,我們在不該開口的時,做出不恰當的反應。哥林斯基回憶10年前,他傷害了自己的雙胞胎弟弟。 哥林斯基的弟弟是紀錄片導演,在一次難得的機會中,他拿到了一家片商提供的工作機會。弟弟興奮極了,真心想要這份工作。但自認談判專家的哥林斯基,堅持要據理力爭,好好地擬定工作條件和待遇,於是就幫弟弟整理出了一份「完美」的合約。但這樣做卻整個惹惱了這家片商,最後也撤回了原來的工作機會。 多年經驗讓哥林斯基發現,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做不會有事,有些人做卻會引發反感。彷彿每個人可被他人接受的行為,從最輕微到最強硬,都各自形成一個量表。 擴大自己可被接受的行為範圍 每個人可被接受的行為範圍,並非固定不變的,它可以隨著你的能力和權力(power)擴大。 權力與能力有許多形式。在談判中,有替代方案的人權力較大。比方說,你想加薪,但公司不同意而別家公司願意給你更高的薪水,那就是你的「替代方案」。 不過,當你沒什麼權力,你則可能動輒得咎,做什麼都不對,甚至產生一種說與不說都無所適從的狀況。因為當你不據理力爭,很容易被當空氣。而當你真的開口爭取了,卻只會受到責備與懲罰。 為自己據理力爭,經常蘊含許多風險,可能讓你顯得利益薰心或是看起來很貪婪。因此哥林斯基傳授4招,讓你在爭取自身權益或說不中聽話時,依然討人喜歡。 一、設身處地看事情 有時候,我們必須推舉自己。但該怎麼做呢?其實,推銷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換位思考」。你必須用他人的觀點看事情,而這也是讓他人更能接受你所作所為的最重要工具。當你率先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他人的需求,那麼他人也會更有意願,滿足你的需求 哥林斯基舉一個危機當例子,雖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 他說,一名男性走進加州的一家銀行,並說「給我2000美元,否則我就要炸彈這整間銀行。」 銀行經理沒有立刻給他錢,反而是站在這名男性的立場問,「你是要2000美元嗎?你為什麼需要這些錢?」 這名男性回答:「我的朋友就要被逐出房子了,除非馬上拿到2000美元。」 經理回答:「噢!那麼你不是真的要搶銀行,你是需要貸款。你何不到我的辦公室,填寫些文件。」 經理的迅速反應,不但避免了一場暴力災難,站在他人的觀點看事情,也讓這名經理變得果斷,而且令人信服並易受接納。 二、提供彈性的選項 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兼顧果斷和討人喜歡,那就是提供彈性的選項。想像你是一名車商,試圖賣車給一名客戶。這時候,如果你提供兩個選項,絕對會比提供單一選項更容易完成這筆交易。 比方說,用2萬4000美元賣車,並附加5年保固,或是用2萬3000美元賣車,但保固減為3年。 哥林斯基的研究指出,當你提供對方多個選項,就可以降低對方的警戒心,對方也更可能接受你的提議。 三、組成盟友並諮詢意見 哥林斯基與全球多個受訪者談話後發現,當一個人有堅定的支持者,或是有一群盟友時,最可以自在地據理力爭。 但怎麼樣才可以建立盟友呢?哥林斯基發現,當你願意推崇其他人時,受你推崇的人很容易成為你的盟友。 另一個容易形成盟友的方式是徵詢意見,而且向他人請益,特別容易與上位者結成盟友。因為諮詢意見的同時,你已經向對方表達你珍視他的想法,並表現你的謙遜。 四、挖掘自己的熱情 專業永遠是自信表達意見的護身符,因為專業,你的話自然有份量。 為了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必須發掘你的熱情,並好好培養它。當我們沉浸在熱情中,我們便充滿勇氣、眼睛發亮,而且願意嘰嘰喳喳地說個沒完。 哥林斯基詢問受訪者,傾聽他人熱情時,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受訪者的回答多半是,「看著他眼光發亮訴說自己的熱情,我的眼神彷彿也亮了起來」、「我會不自覺微笑,然後傾身仔細聆聽」,也有人回應「我覺得他描述自己的熱情時,變得很可愛」。 轉載於天下雜誌 作者:張詠晴編譯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別向自我懷疑的聲音投降!工作遇到挫折時, 請提醒自己這一句話》 轉載 天下文化 旺 我曾幾度質疑自己選擇的職涯路是否正確,剛進社會時如此,遇到不同轉折點時也是如此。漸漸地,我學會預判每次碰到新狀況或狀況不明朗時,可能會有的不安全與恐懼,然後訂出計畫,管理這些情緒。 不過,我從康乃爾大學畢業時還不懂這個道理。我一畢業就進入森尼韋爾(Joie de Vivre)連鎖飯店,在創辦人康里(Chip Conley)底下工作。 康里不但有副好腦袋,而且創意十足,願意跳脫框架思考,對旗下員工的怪點子來者不拒。於是乎,年僅二十二歲又自信過頭的我,三天兩頭就針對新的產品服務拋出建議,或是提出「更好的」營運策略。在以飯店管理學聞名的頂尖學府讀了四年,我對公司的每個問題都有自己的解答。多年後的現在,回想當初那些比我有經驗、有頭腦的人一定覺得我乳臭未乾。每次想到這點,我不禁覺得尷尬不已。 康里對我那一籮筐不切實際或過於天真的解決方案都會耐心解釋,計畫中哪個環節不對,或是忽略掉什麼細節。我提出幾十個構想都被評為有意思但不可行,我漸漸質疑起自己的能力:我真的擅長這一行嗎?我是不是自欺欺人,設定了過高的職涯目標?去銀行、顧問公司或一般企業上班,會不會比較好? 有一天,我的臉色可能看來特別鬱鬱寡歡,康里問我怎麼了。我回答他說,我擔心自己不適任,不如同事那般幹練。 「你想太多了,你表現得很好。」康里鼓勵我。 「 我會用你,是因為你總是能提出好點子,我不需要你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 」 我說,謝謝他的鼓勵,但大多數同事似乎比我更懂得解決問題。 「有可能。」康里說,臉上難得露出厭惡的表情:「那是因為很多人只解決簡單的問題,遇到大問題,他們就給安全的答案,不肯冒險也不想挑戰既定框架。他們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你不會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好點子。」 「你呢,時時刻刻都在挑戰既定的框架,老實說,有時候真是太多了……」果然,我就知道康里快被我逼瘋了。他繼續說:「但我寧可你這樣,也不要你猶豫不決,擔心別人怎麼看你。」 「你要記住,」康里繼續說: 「心裡的自己比不上眼中的別人。」 「什麼?」我問。 看我一臉困惑,他哈哈大笑,說:「人的天性就是只注意別人彰顯在外的優點與才能,以為他們沒有缺點。同時,我們還會低估自己的長處,放大自己的缺點。如果你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可能會發現,他們也有擔心和信心不足的時刻。」 (我後來發現,康里的道理也適用於組織。不論規模、使命、組織架構或企業文化如何,在外人眼裡總是比自己人認為的光鮮。我所觀察過的企業、大學、非營利組織、連鎖集團或顧問公司,幾乎每一家都有這種現象:在局外人眼中,它們的營運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在內部員工眼中就不見得如此。) 我明白康里的重點是,以別人的眼光看事情,就會發現別人也有不安全感。我很感謝他對我有信心。但他希望我在飯店發揮什麼功能,我仍舊不是很清楚,只好低下臉直接問:「如果我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你為什麼還要用我?」 「我用你,是要你問問題,問題問對了,最後就可以找到答案。」 他說:「你常常比別人多看到好幾步,就像厲害的曲棍球員能預測到傳球路徑。你現在的預測還不準,等日後經驗多了,就會比別人更快打到球。」 事隔多年,康里的觀點對我找出職場競爭優勢很有幫助。幸好我當時沒有向自我懷疑的聲音投降,不然就沒機會聽到他那番話了。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不要做一隻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R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師身邊有一個總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這個弟子去買鹽,弟子回來後。 大師吩咐這個不快活的年輕人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了。 「味道如何呢?」大師問。 「苦。」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吐沫。 大師又吩咐年輕人把剩下的鹽都放進附近的湖裡,弟子於是把鹽倒進湖裡。 老者說:「再嘗嘗湖水。」 年輕人捧了一口湖水嘗了嘗。 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呢?」 「很新鮮。」弟子答道。 「你嘗到鹹味了嗎?」大師問。 「沒有。」年輕人答道。 這時大師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這麼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於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你只要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隻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陶晶瑩:最擔心年輕人「貪玩」 S 雖然是五年級生,但陶晶瑩對七、八年級生卻有很大的影響力。身兼主持人及老闆角色,身邊經常圍繞著一群年輕人,讓她對新世代有著深刻的觀察,當然,也有著前輩的關心與擔憂。陶晶瑩特別接受《Cheers》專訪,分享她與新世代的相處之道及她年輕人的建議。 妳被新世代網友票選為最受歡迎主管,有沒有什麼帶人的「撇步」? 應該是賞罰分明吧。表現好的員工,我一定會發獎金,讓公司員工都知道,只要他全力以赴,就可以得到獎勵。不過,如果犯了很嚴重的錯誤,3次、5次,說真的,我會重罰,像是扣他那個月的薪水。 還有,我會安排一個友善的環境,如果有哪個同事造成大家的困擾、不愉快,或是他獨來獨往,不跟其他人合作,我可能就不會留他在公司了。 關心:有想法,但太多心存僥倖 妳對新世代的年輕人有什麼觀察? 他們都很有想法,再加上資訊發達,有更多空間發揮自我,所以常有很多天馬行空的點子,非常的好。也因為選擇機會多,他們會覺得做什麼都有出路,還滿怡然自得的。 覺得他們對工作及生活有什麼期望? 我接觸的不夠多,因為我們公司的員工不多。不過,我聽到這些年輕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不少人還是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 我覺得他們這個世代有一點比較辛苦,因為有太多一夜致富,或是年輕成功的例子,因此,他們會想自己是不是也能有這樣的幸運,心存僥倖的人可能會比我們這種LKK世代的多。 至於生活上,他們會花很多錢去買牛仔褲、買公仔、買手錶、買很潮的東西,但不見得會為未來著想。 不過,這是M型社會的特徵,我也看過不少刻苦的小孩,很會存錢,很會打算。我覺得七年級生其實也走向兩極化。 年輕人必須面對的工作課題,包括低薪、過勞等,常讓人感到沉重。就妳的觀察,這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嗎? 我覺得還好,其實也要看行業。比如像我們這行,他們進來就是喜歡寫作,喜歡去接觸藝人、演藝工作,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就還滿開心的。 還有,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很重要。像「姊妹淘」(陶晶瑩成立的網站)裡面,就是一群姊妹,大家感情很好,可以在忙碌工作裡苦中作樂,買買零食啊、彼此鼓勵要不要減肥啊、吃完再減肥啊,這些都是他們自己找快樂的方法。 憂心:程度不夠、不進修 他們有什麼讓妳比較頭痛的行為?妳都怎麼處理? 有,就是一直不斷的希望休假。 通常我會曉以大義,告訴他說公司正要進入另一個規模了,請你們一起努力。 當然,我也會充分掌握他們的戀愛狀況啦,如果有男友的,我就會比較放鬆一點;如果沒有的,我就會跟他說「那你現在就拼工作啊,對不對?拼出一番事業不是很好嗎?」 有沒有什麼讓妳比較擔心的事? 我比較擔心有些年輕人程度不夠,這有時候是學校造成的,但有時候是自己。就算學校沒有教,你還是可以從其他管道去了解現在的趨勢。我最擔心的是年輕人只知道貪玩,不知道進修。 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就是慢慢累積,要多看、多聽、少發言。雖然這樣聽起來很「那個」,但我的意思是,你發言要謹慎。很多年輕人真的會白目到講錯話,或是一講話就暴露出自己非常不足、不專業。出社會一定要懂得察言觀色,還有自我充實,這真的非常重要。 同場加映1》修正幽默,也修正為人 被選為「說話最得體的名人」第4名,剛主持完520總統就職慶典的陶晶瑩,當天表現完全展現她的功力。 4個主持人在台上一字排開,如何突顯自己?與其用搶話佔據鏡頭,陶晶瑩更懂得彎身觀察現場,透過互動來創造高潮。 她是第一個點出正副總統走進會場的主持人,在小巨蛋360度的舞台上,當其他人的反應基本上不脫前一天的排練劇本時,她靈活地帶動左邊、右邊甚至後台的觀眾一起動作,讓全場氣氛不只有莊嚴,更多了歡樂與熱鬧。 從外露到內斂 機智、反應快始終是陶晶瑩主持最大的特色,但是跟《連環炮》、《娛樂新聞》時期的她相較,現在的陶晶瑩仍然聰明外露,卻懂得收斂;麻辣依舊,卻知道適時回頭拿自己開玩笑;詞鋒不減犀利,卻增加了溫度與高度。 她的轉變部份來自於人生,為人妻、人母後的陶晶瑩有了幸福加持,的確變得更善感、體貼。 但相信這更多源自過去跌倒、受傷中學到的教訓。曾經在轉播世界盃足球賽時因為使用性暗示詞彙而引來觀眾抱怨;也在作家王文華請辭《桃色蛋白質》時不堪批評而委曲落淚,每一回風雨都是學習。 陶晶瑩曾說,綜藝人為了製造效果喜歡用極端的形容,卻在無意間傷人。意識到這一點,「我慢慢修正幽默,也修正為人。」 她當然也愈來愈理解娛樂新聞捕風捉影的產製過程,從陶晶瑩部落格上「我叫詹仁雄不要生氣」一文中就可以充分窺見她的心情。 於是,在《超級星光大道》中,眼尖的觀眾不難發現她不時會細心地引導評審、參賽歌手釐清觀點,免得被斷章取義。 從出道以來,陶晶瑩給人的印象就是「會講話」。但是當年毫無顧忌、常令來賓哭笑不得的陶晶瑩,到今天亦莊亦諧、笑而不謔的陶晶瑩,她的成長有目共睹,也難怪會在網友心中成為「得體」兩字的代言人了。(文/盧智芳) 同場加映2》專注、抓重點,更不讓情緒阻礙辦事 去年成立的姊妹淘網站,工作夥伴之一的貝莉,對陶晶瑩的工作效率印象深刻,「去年大年初一情人節那天,為了網站改版要寫一篇文章,我趁她節目空檔去找她,不消10分鐘,她稿子就改好 ,嚇死人!還記得送工作人員一人一朵玫瑰!」 為何能這麼有效率?貝莉覺得那是因為陶晶瑩的「專注」。 陶晶瑩想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但不會只停留在「想」,她會隨即化為具體行動,並付出極高的熱誠與專注力去完成。所以,即便是零碎的空檔時間,她也能立刻專心投入另一件事。 在貝莉眼中,陶晶瑩是一個EQ超高的老闆,不管員工犯了多大的錯誤,她會生氣,但氣發完就會迅速抽離出來,不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泥沼,或對員工一念再念。 貝莉舉例,有次陶晶瑩受訪,聊到她跟李李仁生小孩前也會吵架,但「車上不論吵得多兇,打開車門就算了,讓它過去。」高EQ使陶晶瑩免於情緒的干擾,讓她冷靜,找到問題的根源設法解決。因此在員工或工作夥伴眼中,她雖然像八爪章魚般必須同時處理很多事,卻不會陷入歇斯底里,總能一派從容平和。 陶晶瑩做事明快,貝莉說,「跟陶姊開會真過癮!她開會通常20分鐘就結束,說話簡短有力,也不時提醒我們『講重點』!」久之,團隊的思考也變得愈有邏輯。 去年與陶晶瑩合作《我愛故我在》的圓神出版社主編沈蕙婷,則這樣形容陶子:「我們開會討論的地點從電台會議室、攝影棚休息室,到主持活動現場的化妝室,時間都掌握在5分鐘到半小時內。然後,她總能清楚表達她希望的呈現方式,並聽取對方的意見,給予適當回饋。」沈蕙婷印象中的陶晶瑩,是一個懂得自己要什麼,也懂得如何讓合作的人理解她理念的人。 (文/吳永佳) 同場加映3》陶晶瑩「時間幸福學」9堂課 早睡早起身體好,「晨型人」效率更高。 懂得取捨、放下與知足,更能掌控有限的時間。 想清楚生命中的順位,就不會覺得委屈、遺憾。 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累死自己。 建立良好人際網絡,外部的支持可適時幫很多忙。 善用每個空檔的零散時間,化整為零。 專注力加上熱誠,使同樣一件事做得比別人快又好。 良好的情緒管理,是使時間管理更有效率的首要前提。 凡事抓重點,培養邏輯力,避免廢話連篇。 轉自cheers雜誌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人腦拚電腦 贏在人文素養 0 作者:洪蘭 2017-01-04 天下雜誌614期 未來職場是什麼樣?學校教的可以贏過機器人嗎?人腦比拚機器腦的時代,人文教育是贏的關鍵,但是,我們的教育準備好為學生鋪路了嗎? 一個高二生來信說,他想念法律,但父母要他念醫。父母說人們一想到醫生,腦海浮現的是「救人」;一想到法官,出現的卻是「恐龍」,因此不准。我第一次聽到這種的理由,很是驚訝。 我更驚訝的是他選法律系的理由。他說凡是技術性的東西未來都可能被電腦取代,為避免中年失業,他要念不能被編碼、具原創性的領域,如藝術和人文。但這兩者謀生不易,所以想念純思辨的法學,收入好且有保障。 因為一個好的法官判案須兼顧情理法,「理、法」電腦可以代勞,只有「情」不行。因為電腦不是人,它沒有感情,因此沒有同理心。他說在這個智慧科技的世紀,一定要從「如果沒有我,電腦無法完成什麼工作?」來思考自己的未來。他問:要讀什麼樣的書,才能永遠比機器人快一步? 這是我碰到第一個從未來世界發展去思考自己生涯的學生,很難得。 目前雖然是科技掛帥,但幾乎所有科技都離不開人文素養,因為使用科技的還是人,還是要顧到人的因素。賈伯斯在念里德學院時,曾修文學、詩詞的課,並旁聽書法。蘋果在劇烈競爭上能脫穎而出,跟他在美感和品味上的嚴苛要求有關係。 有人文腦就不怕失業 如果電腦無法取代的是以人文為核心的職業,我們就得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來保障他們的工作。 但從最近新竹某高中學生效法納粹的行為看來,我們學生的人文素養太差,讀的書太少了。因為只要讀過《安妮日記》,就不會去崇拜希特勒,更不會想拿納粹的大旗去遊行。若現在的學生已經不知道上次世界大戰是為了什麼,我們怎麼可以將課綱的審查權,交給應該坐在底下學習的學生呢? 教育必須有前瞻性,國家才有競爭力,當人力逐漸被電腦取代後,剩下的便只有人性了。 戴文波特在《下一個工作在這裡!》,勸告年輕人:如果你的工作可以被編碼,你就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 若只有人性(如品味、美感、同理心)無法被編碼,為何我們還不重視文學和藝術的教育?為何我們的教育還停留在上一個世紀,難道沒有看見學生未來失業的威脅嗎? 轉載天下雜誌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從小處做起,把最重要的事做到最好就對了!》 旺 如果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相同,為什麼有些人的成就似乎遠大於別人?他們如何做得更多、成就更大、賺得更多、擁有更多?如果有多少時間,就有多少成就,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用同樣的時間,能夠換得多於別人的籌碼? 西部喜劇片《城市鄉巴佬》(City Slickers),有史以來最好笑的電影之一,不時穿插珠璣之語。在叫人難忘的一幕中,主角牛仔捲毛(Curly)和城市鄉巴佬米契(Mitch),不情不願一起踏上尋牛的旅程。捲毛突然勒住馬頭,轉向米契。 捲毛:你知道人生的祕密是什麼嗎? 米契:不知道。是什麼? 捲毛:這個。(他豎起一根手指。) 米契:你的手指? 捲毛:一件事。就只是一件事。只要堅持做那件事,其他事情連狗屎都不如。 米契:說得好,但「一件事」是什麼事? 捲毛:那是你必須去想的。 虛構的人物對我們講出了成功的祕密,不管這是編劇刻意編排的,還是無意中想到的,這段對話絕對道出了真理。一件事,是達成你所要東西的最佳方法。 許多人會把大部分事情做好,但不見得做了最重要的事。於是成果受到傷害,挫折接踵而至。 如果告訴自己,這個星期你只能做三件事。……如果這個星期你只能做兩件事。……最後,你將把清單縮減到不可能再短的地步,並且問道:「這個星期你能做哪一件事,做了之後,其他每一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令人驚嘆的事情發生了! 成果將一飛衝天。 答案在於你所用的方法,是直指事情的核心。從小處著手。不管你做什麼事情,想要有很高的成功機會,所用的方法也應該相同——也就是小處著手。 小處著手,是指忽視所有可做的事,只做該做的事。這表示你必須認清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同等重要,因此必須找出最重要的事情。 大部分人想的卻恰好相反,認為想要大獲成功,一定很花時間且複雜。這樣一來,他們在行事曆和待辦事項清單填進太多東西,令自己不勝負荷。於是,成功開始讓他們覺得難以企及,只好降低目光。 他們不知道把少數一些事情做好,也能大獲成功,因此迷失在想做太多事情的心態裡,最後能夠實現的事情少之又少。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降低了期望、放棄夢想,允許自己的生活變小。把生活做小,是不對的。 你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因此當你把自己分散得太廣,力量就會變得稀薄。你當然希望成就能夠一點一滴累積起來,但是到頭來卻不增反減。你需要做更少的事情,以期發揮更大的效果,而不是做更多的事情,卻造成副作用。 想做太多事情的問題,在於即使行得通,由於你的工作和生活加進更多事情,卻沒有少做其他事情,結果將製造很多不好的狀況,例如:錯過截止日期、成果令人失望、壓力很大、工作時間很長、睡眠不足、食慾不振、缺乏運動,以及失去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光。 所有這些,都是因為追求某樣事情而產生的,但要取得那樣東西,其實比你想像的可能要簡單。 小處著手是取得不同凡響成果的簡單方法,這個方法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做什麼事,都行得通。為什麼?因為它只有一個目的——最後將你送到你要去的那一點。 當你盡可能小處著手,你會只盯著一件事,而這就是要點所在。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生活總會有那麼點不順心,我們都會犯錯。天性如何並不重要,改變都由你開始。」-《動物方程市》 旺 Life's a little bit messy. We all make mistakes. No matter what type of animal you are, change starts with you.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 s 有一個荷蘭人,有一回到南太平洋渡假,偶然發現一個小島,島上景色絕佳,但無人開發。 他在島上流連愈久,愈不捨得離開,一股莫名的衝動從心頭升起,他想把小島買下來,變成自己的世外桃源。 經過一番東奔西跑、東敲西問,這個小島沒有島主,當地政府也無權把島賣給他,但政府可以租給他,價錢由他開,只要他不獨立建國,愛租多久就租多久,而且可以一次簽長約。 「好」!拿下小島沒問題,問題是他一個人在島上怎麼生活?當「魯賓遜」可沒法享受人生,搞不好還會死於非命! 有想法還得有辦法,於是他決定打造一個渡假天堂島,他建了5間獨立的精緻小屋,1間自己住、4間租給遊客。遊客來到島上,基本的服務與五星級旅館一樣,更可以在藍天綠蔭下做SPA,可以在沙灘上就著夕陽紅霞吃晚餐,菜色都是白天現抓的龍蝦、海鮮…,真的彷彿在天堂。 但是享受天堂的價錢呢? 他知道懂得這樣享受人生的客人,不可能像迪士尼的遊客那麼多,而且來到島上,交通的費用、時間都不少。 所以他把4個小屋的外觀、內裝都設計得完全不同,屋外的景觀也完全不同,還有獨立的院落、沙灘、游泳池、裸體日光浴,不怕有任何打擾;4間屋「不分租」,1天4間2000美元,等於你可以包下整個島。 「天堂小島」開張,生意奇佳,出得起錢的名流貴人趨之若鶩,這種狗仔無處藏身的地方,才能讓人真正的放鬆。 這個人不只建立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他靠這小島賺的錢,比他原來的工作還多呢! 有一次,一群台灣朋友經由介紹,要到小島渡假,因為有朋友關係,他們向荷蘭島主商量,看能不能有點「交情折扣」?就是想殺價。 荷蘭人聽了,露出蒙娜麗莎的微笑,說了一句中式的英文:「You Chinese, live poor, died rich!」 有沒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你看我們有多少人就是這樣「活得窮,死得富」,發財有道,生活無門,處處小氣將就,唯一捨得花的錢,就是醫療保健費,想盡千方百計讓自己活得更久,可是活的時候又不好好享受人生。 我說的享受不是大魚大肉、花天酒地,而是去經歷、體驗世界無限美好,如同電影「一路玩到掛」;否則每天活得一模一樣,無聊地像白開水,雖然無害,但實在無趣,活多久也無差。 結果生命結束,反而死得風光講究,死一趟花的錢,反而是他活一生都花不到的金額那麼多。 更麻煩的是身後留下龐大財產,不但沒有造福子孫,反而財產愈大,留下的火藥庫愈大,是不是遺產變遺禍? 所以,活著的時候要捨得花錢對自己好、對愛人好、對孩子好、對親人朋友好、對需要幫助的人好……! 別忘了要活得富、活得樂!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Timeline Photos

烏鴉和喜鵲 0 很久很久以前,在三十二天的靈宵寶殿裡頭,玉帝養了兩隻聰明伶俐的小鳥;這兩隻小鳥住不食人間煙火的天外天,和玉帝相處日久自然也成就了一副慈悲心腸。 這兩隻小鳥一隻是烏鴉,一隻是喜鵲;牠們一致受到平等的對待,每天無憂無慮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於是成好非常要好的朋友。 烏鴉有什麼好吃的就會想到喜鵲,喜鵲有什麼好玩的東西也會想到烏鴉;但是牠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希望能早日修成正果,烏鴉想成為一名風流倜儻的才子,喜鵲想成為才貌兼備的俏佳人。 於是牠們決定向玉帝坦承這樣的心願,由於玉帝非常喜愛這兩隻小鳥,但又捨不得牠們去到凡間受苦難,於是開出了條件;那就是烏鴉和喜鵲要完成一些任務,將幸福帶給凡間的人類才能達成願望。 烏鴉和喜鵲滿心歡喜地答應了這個要求,於是就接受了這個任務下凡去了;經過了一番商量的結果,烏鴉選擇在人們要遇到災難時去提醒他們,而喜鵲就只好選擇當人們要遇到喜事的時候去告訴他們,於是烏鴉和喜鵲就分別去執行牠們的使命了。 烏鴉不厭其煩地,只要在某戶人家大難臨頭的時候,就飛上那戶人家的屋簷叫著:「阿!阿!阿!阿!」 喜鵲也一樣,只要某人家中就要有喜事,牠也會到那人家窗口啁啾地鳴叫。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烏鴉來了就會有災難,所以人們總是討厭烏鴉,便拿石頭丟牠;而人類又發現每當喜鵲來時就會有好運到,所以人們喜歡喜鵲的到來,更歡迎牠在屋簷築巢。 但牠們一直都沒有達成心願,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烏鴉一出現人類就恨不得殺死牠,所以烏鴉都躲到深山裡去了;然而喜鵲雖然受到人類的歡迎,但人類總是貪婪又愛爭鬥,凡是有鬥爭的地方怎麼會有喜事呢? 所以後來喜鵲也漸漸難尋蹤影了。 網路轉載

Timeline Photos
facebook.com

Quiz

NEAR 東港鎮兄弟(和昇)體育用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