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竹書屋
Description
Tell your friends
RECENT FACEBOOK POSTS
facebook.com【人數已經額滿,謝謝大家熱烈的參與!】 【識竹書屋11月秋季走讀】十八尖山歷史人文生態散步 -這次,我們走東峰野徑! 11/11(五)15:00,活動開走!
Timeline Photos
【識竹書屋11月秋季走讀】報名開始 十八尖山歷史人文生態散步-這次,我們走東峰野徑! 時序轉換,從炙熱炎夏步入涼爽的秋天,在這微風輕拂、秋高氣爽的時節,一起來山上走走! 這一次我們將帶領大家走較少人跡的東峰野徑,從十八尖山的最高位置認識竹塹城的山川風貌、地理形勢。一同走入母親山的懷抱中,徜徉山風樹林間,聽識竹書屋主人-蔡仁堅為我們訴說這片土地、山川的故事。 報名表單:https://goo.gl/forms/lHxNi0A5S6R8eSCH3 報名截止日:額滿即止
Timeline Photos
【不只是十八尖山健行!】 十八尖山歷史人文生態散步—— 秋季走讀,敬請期待!! 秋天午後,漫步在十八尖山,涼風輕拂… 跟隨著識竹書屋主人的腳步,徜徉竹塹歷史風景~ 邀請大朋友小朋友,閒步來走走。 11月秋季 識竹走讀系列活動,即將到來!! 【相關活動訊息與報名資訊,近期內即將公布於識竹書屋臉書,敬請密切注意!】
Photos from 識竹書屋's post
【不知新竹史,怎知新竹事】 幾日重新整理書屋內一整面書櫃的檔案文書,是前任市長時期所留下來的珍貴資料。一件一件閱讀,重新分門別類,重新理解新竹市近年來的都市計畫、交通建設、舊城區、博物館、文教單位、社區規劃等。世紀末與千禧年初對新竹市而言是個重要的時代,大部分完整的規劃與運作方式從那個時候開始系統性的建立,後來雖然歷任其他幾位市長的變動與曲折,但大體不脫這樣子的運作與發展方向。 相對於目前內容幾乎什麼都有,只有約聘雇一位的新竹市政府檔案室,我們是該呼籲現在的市府,好好的檢視過去的歷史軌跡,重新考慮新竹市未來的發展藍圖。
本影片由清大林甫珊老師製作,謝謝提供~ 想要欣賞許培鴻精彩攝影展,現在就出發! [遺忘的角落] 2016 許培鴻個展 展出日期:2016/09/28~2016/10/12 開幕見面:2016/09/28 下午2:00~4:00 展出地點:清大旺宏館一樓藝術創意空間
Photos from 識竹書屋's post
[遺忘的角落] 2016 許培鴻個展 展出日期:2016/09/28~2016/10/12 開幕見面:2016/09/28 下午2:00~4:00 展出地點:清大旺宏館一樓藝術創意空間 許培鴻 簡介 負責掌鏡文學家白先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記》、《孽子》舞台劇、《一把青》 電視劇的影像創作。2004∼2011年間,拍攝上百場《牡丹亭》演出拍攝,龐大的影像開創戲曲紀錄與策展形式,展現崑曲新美學的平面視覺藝術,也名列2009年12月出版的《台灣創意人物誌.肆 ──攝影家》之列。 拍攝國、內外諸多知名藝術家的人物攝影創作。除文學家白先勇、雕刻家朱銘外,歷年來掌鏡過過許多音樂家大師肖像進而跨入舞蹈、戲劇領域的人物創作攝影。拍攝知名音樂家傅聰、馬友友、卡列拉斯、祖賓.梅塔等等。 海外人文主題創作: 藏族晒佛節、甘肅清真寺與亞洲穆斯林系列、阿姆斯 特丹運河音樂節、巴黎音樂節、亞維農藝術節、美國牛仔節、印地安節慶、西班牙建築巡禮、黃石國家公園、冰河國家公園、極光之旅、零下30度冰雪世界、蒙古大草原、敦煌巡禮、探索牙買加、義大利建築、德國浪漫之路、伊斯坦堡建築藝術、葡萄牙之旅等系列。 關於[遺忘的角落] –攝影師在一次又一次的攝影旅行中拍攝的孩子們,有別於災難現場的成人,孩子常常給世界希望與力量,我們誠摯的邀請您來,欣賞攝影師所見所聞並認識這一位獨具慧眼的藝術家!
Photos from 識竹書屋's post
《老背影 新序曲》 歷史總是那麼調皮偶然,9/22,為東門市場寫下新曲目。 黑膠唱片:渾厚的音質音感,喚醒了四五六年生,當年斑駁的歲月。 照片文字:歷史的演義與人文的厚度,文史辯士蔡仁堅的語調,慢慢地,調配出光陰顛沛的滋味。 老東門:三代四代的毅力與果敢,三十年四十年的堅持與努力,有太多太多的人生甘苦談。 開門工作室、東門城之內:敢向未來承諾,預約遠景,挑戰框架與未知數。 彌聲樂團:年輕人的心聲,新詮釋與新曲調,新領域與新音樂。 掌聲:頻率與力道,交錯著認同與情感,苦楚與淚水。 晚安座談21:30:東門市場,新序曲新舞臺,才剛剛登場。 荷雅刻盤 開門工作室 KhuiMng Studio 東門城之內 TumgMen Jounouchi Art Space 彌聲Mixing Studio 蔡仁堅 James Tsai
Photos from 識竹書屋's post
【市場的生命力】 走在看似黯淡、沒落的東門市場內 其實市場內 仍然有著旺盛的在地生命力! 守著老店 守著三代、四代的老東門 我們仍然從這些白髮蒼蒼的長輩們,看到那源源不斷的旺盛活力與生命力! 這也是為什麼識竹書屋不斷的從在地挖掘,透過活動回歸,讓大家一起藉著自己的身體,實地進入其實離我們不遠的新竹曾經。 *也邀請大家,今晚7:00 東門市場電扶梯三樓,開門工作室旁空地,『東門巿場的「優」「憂」樂音 』。
Photos from 識竹書屋's post
【市場精神】 走跳市場三代,新竹的百年品牌——漁香。 大家一定都吃過漁香的甜不辣,卻不知道漁香的手工魚漿工廠位在東門市場內。每天一大清早,漁香第三代老闆陳建璋先生就到東門市場,開始一天的忙碌。這份差事可不簡單,原料必須新鮮,還要有滿滿的手感勁兒,才能打出香Q的魚漿。陳老闆直到現在仍堅持用雙手來測試每批魚漿的彈性,那需要付出極大體力,但這是他對老店的守護與堅持,也是傳承自祖父輩以來的「市場精神」! 在與陳老闆對談的過程中,得知漁香從祖父時代就在東門市場批發賣魚,每天清晨四點出發到南寮載魚貨,再載進東門市場販賣;陳老闆的父親為了在南寮批魚貨,還曾睡在魚場的鯊魚上……!連這樣的辛苦事端,現在說起來,都成了令後代驕傲的笑談——這是上一代的拼搏精神,也是台灣人的奮鬥歷程縮影,展現在升斗小民的日常每一天。 在東門市場裡,這種近乎於信仰的執著處處皆是——從傳承百年的店家、到現今欲活化東門市場的年輕文化團體:店家以敬業為傳承精神;年輕一輩如「開門工作室」、「東門城之內」及「彌聲」等文化團體以串聯今昔文化為責任。市井市場的興衰之間,充滿著令人感動的生命韌力! ———————————————————————————— 識竹書屋優質活動: 『東門巿場的「優」「憂」樂音 』 ——優美的刻盤音樂在憂傷的東門市場內傳頌!憂鬰卅年的東門巿場,想走出悲傷。 時間:9/22 19:00~21:30 地點:東門市場三樓電扶梯旁,開門工作室前廣場 內容:音樂欣賞X故事分享 參與單位:識竹書屋x開門工作室x荷雅刻盤x彌聲x東門城之內x 見域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2597856765808/ 敬請盡速報名,以免向隅!!
9月22日 東門巿場的「優」「憂」樂音—— 優美的刻盤音樂在憂傷的東門市場內傳頌!憂鬰卅年的東門巿場,想走出悲傷。
9/22 東門市場『東門巿場的「優」「憂」樂音 』 活動報名表單↓再煩請大家填寫呦!以利主辦單位預估人數^^ https://goo.gl/forms/NM0buCnhvI2UFEGE3
Photos from 識竹書屋's post
【人間行路】~《貢丸湯》2016第六刊,蔡仁堅專欄: 【百味曲折——新竹市場的百年身世】 最近,東門市場的相關問題突然熱絡起來! 許多青年學子紛紛前來詢問市場的身世歷程、空間衍變。在聽過基本解說、看過僅存的歷史資料之後,沒有人不為她的昔日風采驚豔,又為今日淒顏搖頭嘆息。答客問之餘,我也有進一步的好奇。 東門市場的前世:日治「新竹市場」,是如何在清日國變不久後於荒埔中創始?如何由清治街市走向日治公有市場?從老照片我們能看見不同年份、不同角度市場建築的外觀宏偉華美,但是鼎盛時候市場內的繁榮熱鬧情景,竟然遍尋不著影像紀錄?曾經是「全島規模最大」、有著耆老興奮回味描述「龍鳳樓梯、大廳噴泉」生動迷人的新竹市場,是如何淪落至今日的蕭條慘況? 明治33年(1900)4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刊出「市場將設」消息,只有簡短三行:新竹東城內後布埔林姓私置園地一所足供市場之用,經參事鄭拱辰、林鵬霄、葉文暉及該地業主林氏稟請地方官建設市場,……。經過五個月的發展,十位塹城仕紳加上一位日籍商人,合資六千元設立「大同公司」(這是大同路的由來),在林爾禎提供的三千多坪土地上,第一代的「新竹市場」九月開幕。這十位股東,除了前述三位及地主,還有:李文樵、蘇鴻元、鍾青、陳信齋等。這每一位都是清國時代塹城領導家族的代表人物,在國變後日治的第六年,走出北門大街「東進」後布埔,集資興辦新時代的公司會社、和集合市場。這是塹城商業空間的開拓、與商業模式的轉變進步。 明治44年(1911)2月1日,日治政府實施「臺灣市場取締規則」,全臺市場改制公營。8月9日《日日新報》以顯著版面大照片刊出第二代《新竹市場》落成式,並強調「規模本島市場中最大」。所費61500圓,若比較晚二年(1913)完成的新竹驛耗資22500圓,可窺其規模與精緻。十七年後,1928年總督府「全島公設消費市場調查」,新竹市場建築面積871 坪穩居全島第一,基地3525坪則列第四。終五十年日治,新竹市場仍是全臺最大。但是多年來,市場的外觀寫真查覽得見十餘,思慕苦尋的市場內部景象,卻只有文字描述:河海鮮味、山野蔬菜、雞鴨獸肉、雜貨店、菓子店、玩具店、茶酒屋……,甚至還有「新竹州立衛生參考品陳列館」,向消費者宣導公共衛生。 這樣的新竹市場,怎會變成現在淒涼的東門市場呢? 中華民國治理臺灣的初三十年,新竹歷史悠久、地段優越的舊國廳舍與土地,不斷地被拆毀或盜賣。二百年歷史的文廟學宮、百年歷史的新竹醫院、知事官邸、州立圖書館、工商獎勵館、帝國製糖……,一一痛失。東門市場在民國60~66年改建,原有基地面積流失40%,由於規劃失當、設計不良、單位細碎化,第三代的「新竹市場」不過十餘年光景,便步入如今的淒涼境! 且讓我們等候能否有歷史機運,振興新竹市場的命運?新竹市民值得一個美好的公共市場! ———————————————————————————— 識竹書屋優質活動: 『東門巿場的「優」「憂」樂音 』 ——優美的刻盤音樂在憂傷的東門市場內傳頌!憂鬰卅年的東門巿場,想走出悲傷。 時間:9/22 19:00~21:30 地點:東門市場三樓電扶梯旁,開門工作室前廣場 內容:音樂欣賞X故事分享 參與單位:識竹書屋x開門工作室x荷雅刻盤x彌聲x東門城之內x 見域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2597856765808/ 敬請盡速報名,以免向隅!! 見域Kendama 開門工作室 KhuiMng Studio 荷雅刻盤 彌聲Mixing Studio 東門城之內 TumgMen Jounouchi Art Space 識竹書屋
Timeline Photos
【識竹優質活動又來囉!!!】 9月22日暗時七點 『東門巿場的「優」「憂」樂音 』 ——優美的刻盤音樂在憂傷的東門市場內傳頌!憂鬰卅年的東門巿場,想走出悲傷。 識竹書屋 、 開門工作室 KhuiMng Studio 、 東門城之內 TumgMen Jounouchi Art Space 、 彌聲Mixing Studio 、 荷雅刻盤 、 見域Kendama 六群在地團體、以音樂和故事,為沉寂多年的東門巿場發聲。 活動內容: 音樂欣賞X故事分享(居民故事+蔡前市長演講+在地團體分享) 以「音樂、故事會」的形式,作為東門市場空間場域、居民、故事與外界的一個互動介面——以音樂召喚居民與故事,以故事鋪陳讓外界了解「優」「憂」東門市場的階梯平台。 時間:9/22(四)19:00 地點:東門市場3樓電扶梯旁(開門工作室旁廣場)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2597856765808/ 報名表單:https://goo.gl/forms/NM0buCnhvI2UFEGE3